成立10个城市社区 ,我区举行撤村建居和新建社区揭牌仪式
2023-12-29 10:15     责任编辑:韩雨    来源: 党群工作部 审核人:   (点击: )

  12月28日,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撤村建居和新建社区揭牌仪式,标志着我区正式由农村管理模式向城市管理模式转型,城市社区建设进入新阶段,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加速步入现代化轨道,对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

  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东出席仪式并讲话;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吴杰,区党工委委员、纪检监察工委书记宋成东,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常剑峰参加活动。

  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开展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实施城市社区建设是我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强城市居住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重要手段。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坚持强基导向、问题导向,进一步理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整合资源、凝聚人心,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提升,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是改变我区城乡二元治理结构的必然要求。开发建设中的多轮整体动迁或局部动迁,动迁居民已搬迁至城市楼院小区居住,由原来从事农业、渔业、养殖业等第一产逐渐转入工业、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成为事实上的城市居民。城市社区的建立,是在基层管理上确立了城市化的体制机制,彻底从农村转变为城市,真正做到了名实相符。

  三是夯实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根基的必然要求。动迁后的居民分散在不同小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及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原有的农村基层管理体制难以对居民进行全员和无缝隙管理。城市社区的建立,为实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构筑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要加强社区建设和队伍建设,提升治理能力。

  一要切实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街道党工委要发挥“龙头”作用,推动社区党建与各领域党建有效融合。社区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和社区党建引领作用,找准社区治理的着力点,更好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参与社区治理,围绕共建共治共享提升社区治理凝聚力和影响力,促进社区治理诸多主体形成合力。

  二要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社区“两委”干部和社区工作者要以如何当好社区干部、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社区“全岗通”等为主要内容,组织好社区干部和专职工作者的学习培训,提高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尽快进入新角色、适应新岗位、打开新局面。要制定好社区工作目标,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工作,并完善居民公约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社区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三要强化社区基础设施配备。坚持立足区情、创新发展的思路,推动社区服务更加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要按照每百户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总面积不低于400平方米的标准,配备好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要加快推进凯立、长兴、兴苑、广福4个社区办公用房装修工程,合理规划设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整合服务项目和服务资源,提高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益。

  要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一要整合各种资源,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的为民理念,加强“五社联动”,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新型社区治理机制。要紧紧围绕为民服务目标,不断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平台,有效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要大力推进社区治理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理顺好居民户籍关系,建立以居民居住地为基础的社区网格化服务和管理模式。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五位一体”社区治理模式,即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社区警务室为成员的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大胆探索制度创新。

  三要强化社区自治能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居民文明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渗透到社区建设和管理服务中,增强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根基。

  会议宣读了区管委会关于同意成立城市社区和“村改居”的批复文件;各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书记代表和社区工作者代表分别做表态发言。

  2023年,经区党工委决策,在多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圆满完成“村改居”和新建城市社区工作,共设立10个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

  成立的10个社区分别为:联华社区、兴苑社区、长兴社区、凯立社区、长岭社区、新港社区、广福社区、沙包社区、世耀社区、交流岛社区。各社区负责人表示,将在区党工委、管委会及街道党工委领导下,不断提升和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打造社区工作亮点,构建文明和谐美丽新社区,为“二次创业、再次腾飞”做出新贡献。

关闭窗口